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常见质量问题及应对措施
近年来,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是装配式建筑中应用最广的构件,文章在分析了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过程中质量案例的基础上,总结影响混凝土预制构件全过程质量控制的要点和关键环节,对提高混凝土预制构件质量管控水平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本文对钢筋桁架混凝土叠合板常见质量问题进行分类整理,分析总结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逐一提出解决方案。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对今后装配式建筑工程中预制构件质量的控制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一、预制叠合板质量案例
1、叠合板裂纹
原因分析:(1)上、下表面无规则裂纹,因混凝土不当养护造成,一是养护膜覆盖环节不当;二是蒸养环节温度控制不当。(2)规则网状裂纹,一般为清水面出现方格状裂纹,主要由于钢筋保护层不足,预留插筋调整滞后导致混凝土清水面出现延分布筋方向形成的网格状裂纹。(3)纵横向裂纹,该裂纹一般产生在分布筋位置,主要因施工完成后,人员无意踩踏预留插筋导致混凝土内部出现缺陷。
应对措施:对于(1)裂纹,制定养护修补方案,保证混凝土不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尤其高温与大风季节;制定蒸汽养护管道布置方案,确保蒸养过程不造成局部温度过高;对于(2)、(3)裂纹,主要由于后续施工作业导致,外露钢筋的调整必须随混凝土浇筑振捣同步进行,杜绝工序断档;浇筑作业完毕,应避免交叉施工作业,避免不当操作影响构件质量。
2、混凝土保护层超差
原因分析:(1)边模预留插筋槽清理不彻底,导致钢筋被垫起;(2)点位固定时,拉丝过紧,导致分布钢筋网整体被拉上提;(3)桁架架筋在调整时出现上翘情况;(4)钢筋笼入模为支点垫块或位置偏移。
应对措施:(1)严格把控模具清理和保养工作,确保生产使用模具满足生产需要;(2)绑筋或布置点位时避免绑扎过紧,将钢筋网片整体拉高;(3)对植入钢筋笼的构件增加垫块位置,避免钢筋笼偏移;(4)班组质检人员应对关键环节进行复检。
3、产品标识不清晰
此问题影响发货效率,且当构件外形尺寸相同、点位不同时,发货极易出现错误,可能导致退货或现场整改等情况。
原因分析:(1)喷号字迹不清晰;(2)混凝土未做清水面或喷号在粗糙面上。
应对措施:(1)模具到厂后建立构件信息卡,包括型号、外形尺寸、用料尺寸及数量、点位等生产信息,生产时将构件信息卡粘放到底模侧边;(2)要求相关方设立质检人员对型号进行核对;(3)当模具上、下线时,应有质检人员对型号及构件卡进行核对更换。此外当号牌出现破损或积较厚喷漆时,应及时进行更换或清理,对型号错误的,应磨掉原有字迹,重新进行喷号作业。
4、合模尺寸超差
此问题可能造成构件无法进行拼装,导致报废情况。
原因分析:(1)厂模具尺寸存在偏差;(2)合模对角线差超差;(3)改装模具尺寸存在误差。
应对措施:(1)模具到厂后必须进行尺寸验收,验收后进行使用;(2)对于固定边模采用定期对角线复检,对于活动边模浇筑前核实对角线差,且浇筑后进行复查;(3)对自主改装模具提高验收标准,并定期对模具组织可施工性复检;(4)浇筑施工前,班组质检人员应对关键环节进行复检。对组模情况尺寸超差情况,施工前进行调整。根据构件尺寸超差情况,进行鉴定报废处理。
5、预留点位外形尺寸超差
此问题影响现场施工进度,且需要我方人员到场或产品返厂修改,严重影响企业形象。
原因分析:(1)预留孔洞工装尺寸使用错误;(2)项目设计变更,生产进行调整后,现场施工图纸并未进行变更,导致上、下线时工装使用错误,造成点位尺寸出错。
应对措施:(1)项目开工时对所有构件进行首件验收工作,确定工装、埋件使用,并进行配套标记;(2)外场对设计、现场进行变更的构件进行优先发货,条件允许下对变更前后构件进行区分,禁止混储,避免后期发变更前构件时,现场因尺寸不符进行退货或要求现场整改;(3)对于设计变更、易混易错型号形成《专项构件施工方案》,并做好上、下线等特殊情况的施工监督工作。条件允许情况下,进行点位变更整改工作,且完成整改后观感修复工作,对于点位复杂构件,依据情况进行报废鉴定工作。
6、叠合板浇筑厚度存在超上、下差情况
此问题主要是因为模具变形合模不严密、混凝土浇筑人员责任心不强导致。此问题影响产品质量和现场施工进度,出现此类问题即可以进行报废处理。
应对措施:(1)控制模具清理环节,避免混凝土支垫侧模导致的浇筑超高;(2)检查模具使用情况,排除因模具变型导致浇筑基准线不准,引起厚度超差;(3)定期维检倒角边条,避免因边条安装不实造成施工障碍,影响浇筑厚度基准线辨识;(4)与技术对接,统一边模尺寸,避免安装倒角模具侧模影响浇筑基准线辨识;(5)班组平锹员应具有控制混凝土厚度、平整度的能力及意识;(6)班组质检人员应对关键工序进行确认后进行施工作业。
7、预留孔洞破损
此问题影响观感质量,可能增加后续修补工作。
原因分析:(1)湿拆环节工装被遗漏,混凝土硬化后拆除造成清水面大量破坏;(2)倒角边条存在漏拆情况。
应对措施:(1)定期对工装进行清理,且不论“湿拆”或“干拆”必须对工装涂抹脱模剂;(2)将所有工装拆除方向改为向上,避免此类问题出现时,因拆除工装对构件清水面造成破坏;(3)班组质检人员应对关键工序进行检查,湿拆作业后及时对过程中造成的构件损坏部位进行修补处理。
8、叠合板清水面观感质量差
原因分析:(1)旧底模钢板存在锈蚀情况未清理干净;(2)粗糙面冲洗环节,未冲洗至清水,造成板边有水泥形成的水印;(3)存在脱模剂涂刷痕迹与施工作业痕迹;(4)人工清水面处理情况不好。
应对措施:(1)制定底模清理计划,定期对底模进行集中清理工作;(2)加强冲洗质量控制,确保构件冲洗至清水;(3)保证脱模剂洁净,定期更换海绵拖布,减少脱模剂施工后的其他入模作业,对污染部位进行整改处理;(4)由班组质量人员对关键环节进行检验,根据污染情况对污染面进行清扫或打磨处理。
9、叠合板缺棱掉角
原因分析:(1)暴力拆模导致构件边角被破坏;(2)转运过程磕碰造成。
应对措施:(1)拆模前确定模具连接螺栓与固定螺丝全部拆除,起吊高度不大于 100mm,且禁止暴力拆模;(2)对分布筋较为密集,调整过程中出现将边模“咬住”的情况,应进行调整后拆模;(3)对转运、运输以及生产保供车辆进行交底,确定行进路线,在关键地点采用指挥员进行行车指挥,避免发生事故;(4)由班组质量人员对需要进行的修补、整改结果进行检验。
10、粘模麻面
此问题影响结构完整性,基本无法修补至合格。
原因分析:(1)脱模剂品种更换,或者脱模剂勾兑比例变化导致粘模。
应对措施:要求相关方对关键材料进行更换时,必须由实验室进行理论验证,合格后进行小范围投产使用,无异常情况后方可进行大范围推广使用。
结语
文章总结分析了混凝土预制叠合板的常见质量案例,涉及到生产全过程各个环节和关键工序。抓好叠合板生产过程控制、确保混凝土质量稳定、叠合板生产全过程各工序得到有效控制,才能使叠合板质量得到保证。
作者简介:姜兴彦(1988—),男,工程师,主要从事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技术管理、高性能超高泵送混凝土研发工作。
上一篇:1.0mm厚YXB50-180-720压型钢板型号及一米理论重量 下一篇:西安市关于印发装配式建筑范例城市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 上一篇:1.0mm厚YXB50-180-720压型钢板型号及一米理论重量 下一篇:西安市关于印发装配式建筑范例城市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