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超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
超高层建筑可以在有限的土地条件下,科学地利用上层空间,最大化地容纳流动人口,提高土地利用率,解决我国住房短缺等问题。目前,为缓解人口基数逐年增加、人员居住需求较集中、建筑土地资源紧张等压力,超高层建筑已逐渐成为城市中心建筑建设发展的主要方向。近些年来,由于国家政府大力支持超高层建筑建设,在较短时间内该领域相比过去有了大幅度的发展。但是,在超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因建筑物构造复杂、施工技术要求过高、施工工艺过程冗杂等,导致施工人才需求量提高、安全事故发生概率增大等矛盾依然存在。因此,明确超高层建筑施工特点,准确找出其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仍是建筑行业内的重点与难点。
随着我国社会的高速发展,人口密度不断增加,居住需求与日俱增。为缓解城市土地资源紧缺的压力,超高层建筑已经成为许多省市中心工程建设的首选。然而,相比于常规建筑工程,超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往往存在结构复杂、施工技术要求高、施工环节烦琐、工程造价较高等问题,大大增加了施工难度。本文旨在通过梳理超高层建筑施工的现状与特点,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探讨可在其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加以改进的有效措施,为我国部分超高层建筑施工提供有利参考。
一、超高层建筑施工现状与特点
1、建筑工程规模较大
超高层建筑大多建设在城市内的中心地带、繁华区域,作业空间小,工程总量浩大,工期较长,受周围环境因素、人为因素等影响较多。作为城市内标志性建筑,超高层建筑在建设过程中除了需要满足建设基本使用需求外,很大程度上还需要同时满足整体美观、具有创新意义等外部构造要求。相比于同地区其他建筑施工,超高层建筑建设前期需要对选址土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等进行充分调研,及时做好相关地基处理。施工阶段,由于现场外围市民流量大,建筑材料垂直运输的次数多,通常需要格外注意安全隐患的排查。建设后期,超高层建筑所需防护程度较高,以免短期内发生事故,造成经济损失或不良影响。
2、基础施工难度大
为了保证超高层建筑在后期的施工质量以及竣工后的使用安全,其基础埋深一般较大,所需设计与建设时间也更长。在超高层建筑选址过程中,应根据超高层建筑的使用需求、结构形式等选择可以满足其地基建造条件的土质,再根据实地勘测情况,选择合理的基础形式,同时进行相应的结构调整和必要的地基处理。土方开挖期间,基坑防护工作属于整个项目前期的重难点,在遇到管涌流沙、漏水、土质松软等各种不利因素时需要及时调整施工方案,以保证在基坑作业的专业人员的安全和基础建设的顺利进行。由于地基是否可靠直接影响上部结构的稳定性与使用期限,在基础建设完成之后,仍需要定期对其进行检测,确保施工质量。
3、建筑物结构构造复杂
超高层建筑在同等土地面积的条件下,建筑高度更高,容纳空间更大,需要考虑的受力情况也更加复杂。我国超高层建筑的主体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特殊结构的制作与大量混凝土的现浇,都将增加施工的难度。同时,超高层建筑选址多在繁华地区,其结构设计形式除了需要满足使用需求外,更多的会在外形上加以美化和创新。因而,超高层建筑往往不仅增加了垂直建设的难度,还为建筑施工新型材料的选择与基本结构的生产带来挑战。在施工阶段,因建筑形式多样化,建设方案大多不同。设计时,超高层建筑的安全等级高,防水、防火、防震、抗风等系数相对较大,对施工阶段的建设质量、施工水平有极大考验。
二、超高层建筑施工中的难点与问题
1、基础施工中的难点
超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基础建设的质量直接影响后期施工阶段的进行以及建筑物投入使用后的承重能力与稳定性。超高层建筑基础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其埋深远大于普通建筑基础,对建筑选址的地质条件有较高要求。因此,在施工前期,常常需要专业人员对现场地质环境进行严格的勘测,全面了解建造条件,合理调整施工方案,确保顺利开工。施工过程中,由于基坑较深,作业环境不确定因素较多,极易发生安全事故,通常采用钢板柱以及连续墙等结构进行基坑支护,以减少人员的伤亡和不必要的建材损耗。在土方开挖阶段,需采用帷幕排水或截水法,以防地下水的渗漏,导致土方无法正常开挖,对基坑建设造成不利影响。
2、相关人才缺乏,施工方式存在矛盾
超高层建筑通常是在较小的空间内进行大规模、高难度的施工。在现场建筑材料种类多、施工设备多、参与人员多的情况下,需要同时保证施工的安全和进度。目前,我国大多超高层建筑施工采取劳务分包的方式进行作业,一线工人来自各个领域,文化程度普遍较低。虽然部分现场施工工人有着大量的实际工作经验,但其新工艺的吸收速度和先进理念的接受能力均相对较差。由于长时间进行单一的工作,大多数建筑工人创新意识较薄弱,施工方式上也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习惯性沿用传统的技术手段,而这往往会使得建筑工期相对增加,也使建筑材料产生不必要的损失与浪费。超高层建筑施工的过程冗杂烦琐,管理人员与现场施工人员的交流较少,部分规定与实际施工存在矛盾,违反相关制度的作业情况也时有发生。
三、改善超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
1、优化施工技术
我国超高层建筑主体主要由钢筋混凝土材料建造而成,混凝土与钢筋的质量直接影响整个建筑的使用寿命。在施工阶段,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需满足建筑承载力的基本需求,合理地进行配置,降低后期混凝土开裂的可能性,避免影响整体建筑的美观与受力。钢筋的设计也需结合实际工程需求,选用合适的配筋率,在保证结构安全的情况下,相对地减少用量,以提高经济效益,节约建设成本。施工单位应积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建筑技术,在传统施工工艺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合理引进新型现代化设备,加强高科技装置在实际工程建设中的运用,提高整体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工期,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避免人为操作的失误,降低事故发生概率,保证施工质量。
2、加强专业人员的培养与施工质量管控
传统施工手段的进步需要现场相应施工技术人员专业水平的支撑,因此,相关建筑企业应加强施工工人专业素养的培训,促使其及时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技术,并努力与实际操作手段相结合,争取在实践中发挥有利作用。在有了一定数量专业人员的基础上,还应提高对施工质量的要求,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管控。建筑材料作为整体建筑施工质量的基本保证,应在材料的选用、购置、制备、使用和养护等阶段严格把关。只有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才能进一步提高建筑施工水平,最大化地优化施工效果。针对超高层建筑的施工特点,现场施工材料一般数量较大、种类也较多。在材料的存储与放置方面,应根据材料使用的先后顺序以及重要程度等进行科学规划,避免因为运输不当、存放不合理等导致材料质量受损,增加经济消耗。
3、提高管理人员整体水平并改进施工管理体系
超高层建筑施工难度大、工期长、过程烦琐,对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有极大的要求。作为超高层建筑施工的管理人员,除了应具备所需的管理能力之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平,积极与施工人员进行交流,及时了解施工进度,针对施工期间出现的个性化问题,可以展开相关讨论,并提出合适的解决方案,促使整体施工如期竣工。管理人员在了解国家建设管理机制的基础上,需协同项目建设人员制订适用于所在项目的具体管理细则与规章制度,切实地将其落实到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细微之处,定期开展相关教育培训,确保对项目成员的行为可以起到一定的规范促进作用,从而保证整体施工的规范性与合法性。
结语
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重要阶段,人们的居住需求与生活质量也在逐日提高,建筑行业也顺应时代潮流发生相应的重点迁移。超高层建筑作为可以同时满足建筑刚需与美观的建筑形式,已逐渐成为城市建设的主要方向。由于短时间大幅度的飞速发展,超高层建筑在施工阶段仍然存在施工相关技术人员缺乏、施工方式不够合理、管理制度有待改进、建造工期较长、施工重难点较多、结构形式复杂等问题。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相关建筑单位应在保证建筑顺利完工的基础上,针对性地解决当前存在的部分问题,提高施工质量,增加安全系数,减少建造经济成本,有目的性地培养技术人员,合理规划施工进度,以期更好地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为我国经济发展做贡献。
作者简介:张诗颖(1999-),女,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土木工程。
上一篇:1.2mm厚YXB51-342-1025开口楼承板型号及一平方重量 下一篇:1.0mm厚YXB51-342-1025压型钢承板型号及每平米多重 上一篇:1.2mm厚YXB51-342-1025开口楼承板型号及一平方重量 下一篇:1.0mm厚YXB51-342-1025压型钢承板型号及每平米多重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