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东莞市建筑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 中构新材 

行业动态

搜索:

产品展示分类:

关于印发《东莞市建筑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东莞市建筑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东府办〔2022〕15号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
 
《东莞市建筑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3月14日          
 
东莞市建筑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建筑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具有产业关联度强、经济社会作用显著、发展提高潜力大的特点,对城市品质的提升影响深远,对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为推动东莞市经济社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加快建筑业新旧动能转换,加速建筑业向工业化升级,推进东莞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建市〔2020〕60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建标规〔2020〕8号)精神,以及国家、省、市对建筑业发展的相关部署要求,制定《东莞市建筑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今后五年(2021-2025年)东莞建筑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提出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为推动东莞市由建筑业大市向建筑业强市发展,打造“东莞建造”品牌提供政策依据。
 
一、发展背景
 
(一)现实基础
 
近年来,东莞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和对住房城乡建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全国、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要求,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加快推进建筑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建筑业快速发展,为未来五年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规模效益快速提升。2020年,全市建筑业总产值664.48亿元,同比增长21.7%,2016-2020年年均增长24.3%;2020年建筑业增加值为224.53亿元,同比增长18.2%,2016-2020年年均增长10.7%,对东莞市经济贡献度持续上升;实现税收总额53亿元,占全市税收总量的2.46%。建筑业在集聚技能人才、吸纳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从业人员超过20万人,其中技术工人达13万人。劳动生产效率不断提升,按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达45.75万元/人,保持了较高增速。
 
2016-2020年东莞市建筑业发展情况
2016-2020年东莞市建筑业发展情况
2016-2020年我市房屋市政工程建筑规模情况
 
——产业集聚效应凸显。截至2020年底,全市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总数达3001家,其中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企业29家,施工总承包二级资质企业167家,施工总承包三级资质企业977家,专业承包资质企业1828家。建筑产业集中度不断提升,2020年纳统企业数1017家,产值前10名企业(其中施工总承包企业9家)产值245.54亿元,占全市建筑业总产值664.48亿元的37%;前50名企业产值408.45亿元,占全市建筑业总产值61%;前百强企业产值494亿元,占全市建筑业总产值75%。初步形成以总承包企业为主体、专业承包企业为依托、劳务分包企业为辅助的产业体系,涌现出一批骨干企业。以建筑施工为中心,建筑材料、构件、机械设备等关联生产制造以及勘察、设计、审图、监理、造价、检测等建筑技术服务企业加快集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配套能力不断增强。2020年,在东莞市有承接业务的勘察企业43家、设计企业121家、施工企业281家、监理企业124家、审图机构13家、检测机构149家、造价咨询企业80家,2020年在莞供应产品的混凝土企业48家、墙材企业79家、预制构件企业10家、垂直起重设备租赁企业145家。其中本市企业具体情况详见下表:
 
2020年建筑产业链企业情况表
建筑产业链企业情况表
主要建材供应企业情况表
2020年主要建材供应企业情况表
 
——建筑工业化绿色化步伐加快。东莞市先后印发实施《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关于贯彻落实〈广东省绿色建筑量质齐升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等系列政策文件以及相关配套细则,积极推动以绿色节能、装配式、环保、信息化为主的建筑业现代化。2016-2020年,共有绿色建筑约3100万平方米,绿色建筑面积位居全省前列,2020年全市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69%;新建建筑严格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在设计、施工阶段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比例均达100%,新增节能建筑面积约1212万平方米。编制《东莞市绿色建筑一星级评价导则》,麦德龙东莞商场项目获得全国首个既有建筑绿色改造三星级运行标识。装配式建筑稳步发展。2018年-2020年,东莞市在土地出让环节共落实49个出让地块实施装配式建筑,建筑面积约1097万平方米;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757.71万平方米,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占全市新开工总建筑面积的比例为10.8%;完成万科翡翠花园、金域东方花园等31个项目的评审,项目实施装配式建筑面积约439万平方米。其中华阳国际现代建筑产业中心、金悦花园等4个项目被评为广东省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
 
2016-2020年东莞市新建绿色建筑情况统计表
2018-2020年东莞市装配式建筑数据统计表
2016-2020年东莞市新建绿色建筑情况表
2018-2020年东莞市装配式建筑数据统计表
 
——品牌支撑能力不断增强。2016-2020年共获得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1项、国家优质工程奖4项、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1项、全国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11项;获得广东省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11项、广东省土木工程詹天佑故乡杯奖22项、广东省建设工程金匠奖33项、广东省建设工程优质结构奖149项、广东省建设工程优质奖69项、“广东省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示范工地、广东省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140项。2016-2020年共获得国家级设计奖项4项、国家级勘察奖项1项;获得省级设计奖项14项,省级勘察奖项6项。工程总承包(EPC)、全过程工程咨询、代建制等新型工程组织模式得到推广应用,建筑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为提高品牌竞争力提供了技术支撑。
 
——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建筑业“放管服”改革走在全省前列。住建事项网上审批率达96.6%。2019年,东莞市开展新一轮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政府投资、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时间不断压缩,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53日,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43日,比广东省提出的目标进一步压缩了47%和28%,其中施工许可阶段审批时限压减至3个工作日。监管机制不断创新,企业经营环境不断改善。建立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和诚信管理制度,创新试行承包商预选库、评定分离、简易招标等制度,大力推进社会代建模式,全面实施用工实名制、银行代发和工资保证金制度,建筑市场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良好的市场环境支撑全市建筑业总部经济加速发展,越来越多高资质建筑企业落户东莞。
 
——市场范围不断拓宽。2020年,全市建筑企业在省外建筑市场完成产值59.85亿元,占全市建筑业总产值9%;2016-2020年,省外建筑市场完成产值年均增长26.4%。本市建筑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业务范围拓展到广东全省和江苏、福建、浙江等国内其他省市以及老挝等“一带一路”国家,市场范围不断扩大。
 
(二)存在问题
 
东莞市建筑业整体仍处于“大而不强”的状态,传统建筑工程施工方式占主导地位,建筑工业化智能化水平不高,产业规模不强,创新发展动能偏弱,关键领域与环节仍不适应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产业支撑能力偏低。2016-2020年建安投资平均达到1000多亿元,位居全省前列。近年来,全市每年在监在建项目约1500项、6000万平方米,但全市建筑业总产值仅为建安投资的45%左右,本地企业市场占有率仅在25%左右,大部分建筑企业处于产业链中低端。2020年,建筑业增加值仅占全市GDP比重的2.3%,低于全省3.5%的平均水平,对全市经济的贡献仍有待提高。
 
——创新发展能力不足。本地建筑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眼光不足,科技创新投入意识不强,信息化水平低,生产经营方式相对落后。工程项目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数量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反映城市形象的精品工程很少。东莞市建筑设计领域获奖数目远远落后于广州和深圳,排在珠海、佛山之后。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节能技术等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推广使用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网络信息技术与建筑业的融合发展处于探索阶段,项目成功应用的案例较少。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能力和基础较弱。
 
——要素供给制约明显。企业对高端建筑人才的招引投入不足,招引条件偏弱,自身培养能力不强,现有本地建筑业人才规模和质量不能满足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区域间人才竞争激烈,本地企业引进人才难度加大,面向建筑业的人才引进、培养和支持保障政策仍需进一步完善和强化。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渠道单一问题突出,对企业技术创新和做大做强形成明显制约。
 
——企业竞争实力偏弱。本地企业规模总体偏小,具有引领带动作用的“航母型”“旗舰型”领军企业仍处于成长阶段,大部分企业产值低于1亿元,10亿元以上企业较少,还没有产值过百亿的企业。高资质企业数量少,没有总承包特级(综合)资质企业。受业绩、资质、规模等因素制约,本地企业开拓市场的能力还比较弱,走出省外、国外的实力还亟待培育。
 
——监管水平有待提升。多层级、多部门监管问题依然存在,部门间协同监管机制仍需完善,市、园区(功能区)、镇街纵向联动仍需加强。基于网络化、大数据的现代监管方式、监管平台、监管机制亟待建立。信用管理体系仍有优化空间,培优导向不够突出,信用激励和惩戒机制需进一步加强。
 
——产业扶持力度有待加强。东莞以制造业立市,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越来越重视建筑业发展,但在建筑业顶层设计方面仍有较大完善空间,各部门、各镇街(园区)政府及社会各界在推动建筑业发展的意识仍需提高,在产业扶持措施方面与周边城市相比存在差距。
 
二、发展环境
 
(一)宏观环境
 
——城市群成为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未来五年,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我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城镇化进程也迈入中后期阶段。广东省全力参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需要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以城市群和中心城市建设为主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地区间经济、交通的互联互通,成为新型城镇化推进的重大任务。把握大力发展“新基建”的机遇,拓展建筑行业市场空间,并推动建筑业自身向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承载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广东将举全省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推动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建设。科技创新、现代产业体系、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公共服务等领域将推进系列重大项目建设,促进城市间在产业、交通、空间等方面的协同发展、连绵发展,形成以广州、深圳为中心城市的世界级城市群。
 
——“三区叠加””催动东莞发展新格局。随着东莞市迈入“万亿元俱乐部”,未来全市发展质量将发生重大变化,面对广东“双区”建设加上东莞建设广东省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实验区形成“三区叠加”的机遇,深度融入深圳都市圈,有利于加快东莞市从“通道城市”转变为大湾区“战略节点城市”。东莞市将重点完善“三心三副多节点”的城市功能格局,通过住房、出行、通讯、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大力度投资、大项目支撑、大规模建设,助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全力建设成为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中的宜居宜业宜游的高品质现代化都市。同时,东莞市正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城乡融合,大力推动覆盖城乡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全域项目化,打造高度城镇化地区的乡村振兴样板,这将为东莞建筑业发展创造更广阔的平台。
 
(二)产业新趋势
 
——大数据应用和智能建造是建筑业发展的新方向。建筑业将加快推动大数据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招标投标环节和信用体系建设中的应用,全国和省、市层面将加快推进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应用,形成以大数据为基础的市场监管机制,提高建筑行业公共服务能力和监管效率。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建筑业将加速融合推进智能建造的发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13部门《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建市〔2020〕60号)要求加大智能建造在工厂建设各环节应用,形成涵盖科研、设计、生产加工、施工装配、运营等全产业链融合一体的智能建造产业体系。
 
——新型建筑工业化是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建标规〔2020〕8号)明确提出新型建筑工业化,确定了系统化集成设计、构件和部品部件生产、精益化施工、信息技术融合发展、创新组织管理模式、科技支撑、专业人才培育等重点。以信息化技术应用为重点,提升建筑品质和劳动生产率是我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
 
——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对建筑业绿色发展提出更高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我国力争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既是我国履行大国责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历史担当,也是进一步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大力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新征程的重要标志和最新举措。这就要求建筑行业要实行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内的绿色建造,推动建立建筑业绿色供应链,提高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水平,促进建筑业绿色改造升级。
 
——良好市场环境是建筑业做大做强的有力保障。随着建筑市场的完全放开,良好市场环境有助于形成龙头骨干企业做大做强、专业特色企业做特做精、产业联盟进一步发展的市场格局。优化建筑业市场环境,推进管理网络化和智能化,将为提高监管水平、实现行业公平竞争和良性竞争、促进建筑产业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
 
(三)机遇与挑战
 
未来五年,是东莞市建筑业扩规提质增效、提高产业综合实力、加快工业化步伐、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阶段。在新的外部环境下,东莞市建筑业发展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
 
1.机遇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激发建筑市场活力。随着东莞市城市化进程进入大配套、大建设、大提升时期,建筑业在东莞市经济发展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将更加突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建筑业发展,2020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鼓励支持本土优质企业积极参与全市工程建设”,2021年市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开展建筑业企业培优扶强行动,支持本市企业以联合体方式参与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打造新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东府〔2021〕1号)首次提出了“‘东莞建造’优质施工企业增产奖”等四条建筑业扶持措施,将进一步激励东莞市建筑业活力的提升。
 
——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广阔市场空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都有广阔的空间。新基建建设方面,包括东莞在内的大湾区将大力推进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以及创新基础设施在内的新基础设施建设,为东莞建筑企业发展提供新市场空间。新型城镇化方面,《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出台实施,广东各地市以及东莞城市更新和城市老旧小区的改造将为本地建筑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广阔平台。全市纳入“三旧”改造标图建库面积达到25.8万亩,相当于东莞市20多年的新增用地规模。城市功能提升方面,东莞市大力推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节点城市,建设“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将推进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治理、公共服务提升、园区开发等各类重点项目建设。从2020年开始,东莞市大力推进教育扩容千日攻坚行动,计划用5年时间新建或改扩建公办中小学两百多所;推进品质交通千日攻坚行动,全面推进综合交通“六大体系”建设,涉及交通配套项目逾百项,投资金额数千亿;推进轨道交通站场周边土地综合开发;东莞松山湖、水乡功能区以及滨海湾新区扩容提效。这些开发建设将为东莞市建筑业发展提供充分项目支撑。
 
——产业协同发展有利于提升建筑产业竞争力。东莞市在电子信息制造业、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等支柱产业的基础上,正在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等新兴领域,这为建筑业与制造业产业融合、协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东莞市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与高端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智能建造技术,推动生产装备、施工设备的智能化升级,在智能家居、智能办公、楼宇自动化系统等方面培育具有产业竞争力的新业态。
 
——区位优势有利于培育现代化建筑产业集群。东莞处于香港、深圳、广州的轴线上,面临深度融入“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重大机遇。这有利于东莞把制造业的产业组织优势、技术创新优势转移到建筑业上,把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金融、产业金融优势嫁接到东莞建筑业,发展建筑金融,培育建筑业总部经济,建设现代化建筑产业集群,实现全产业链发展。
 
2.挑战
 
——市场竞争激烈挤压本地企业发展空间。我国建筑业总产值规模已经突破26万亿元,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产业支撑作用、经济推动作用越来越突出。全国各地,以及广东省多个地市出台扶持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努力把建筑业培育成为本地的支柱产业。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出现众多高资质的外地大型建筑企业在广东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占领市场的局面,建筑业市场高度开放的东莞尤为突出。在市场竞争中,东莞市建筑企业普遍资质较低、规模较小、实力较弱,生存与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
 
——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对建筑企业转型升级形成新的压力。随着新型建筑工业化成为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方向,东莞市建筑企业在尚未形成规模竞争优势的情况下,就已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虽然有部分企业在装配式、智能建造、绿色建造等领域进行了探索,但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这些企业同样面临极大的转型升级压力。
 
——人力资源、创新能力不足制约行业高质量发展。提高人力资源质量、提高新型建筑工业化水平是东莞市建筑产业做大做强的关键。在机械化、装备化等工业化建筑基础薄弱的情况下,东莞市建筑业从业人员层次与质量不高。人力资源市场竞争激烈,建筑业工人短缺,技术工人的“结构性短缺”问题突出。新型建筑工业化对建筑业技术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东莞建筑业中高端人才不足、科技创新能力偏弱将成为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障碍。
 
三、指导思想和发展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和对住房城乡建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统领,发挥东莞产业优势,坚持高质量高标准高起点,增强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大力推进建筑业向新型建筑工业化转型升级,构建以龙头优势企业为核心、以现代建筑产业集群为载体,上下游产业环节贯通的建筑业全产业链;不断提升东莞建筑业品质和标准,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拓展国内国际市场,打造“千亿产业、现代建造”的建筑强市,为助力东莞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奋力谱写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做出贡献。
 
(二)发展原则
 
1.产城融合协调发展
 
把建筑产业发展同实现千万人口与城市深度融合、共生共荣结合起来,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不断提升城市品位。严格执行质量安全标准规范,对内推动“东莞建造”量质齐升,对外增强“东莞建造”品牌优势,促进建筑业发展全面服务于东莞市城市建设品质提升。
 
2.全产业链升级发展
 
发挥建筑施工优势,筑牢建筑业的发展基础,大力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探索建筑业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新路径。推动建筑业与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培育现代建筑业产业集群,构建涵盖科研、设计、施工、装配、制造、物流、运营管理和服务融合一体的建造产业体系,形成东莞市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3.创新驱动绿色发展
 
把建筑业增长动力转到依靠创新驱动发展上来,结合本地现有基础和优势,积极推广建筑新技术和新材料,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激发企业创新创业活力,构建良好的建筑产业创新生态。注重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提高能源资源管理水平和利用效率,建立和完善建筑业绿色供应链,促进绿色建材推广应用,努力推动东莞市建筑业实现绿色发展。
 
4.关键领域优先发展
 
更好发挥政府在顶层设计、规划布局、政策制定等方面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挖掘本市建筑市场空间和内需潜力,培育一批高资质、高技术的龙头骨干企业;完善公平、有序的建筑市场竞争环境;推进建筑业“建链”“强链”,整合工程全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优先培育壮大建筑业的重点环节和高技术环节,增强东莞市建筑产业竞争优势。
 
四、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2025年,建筑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建筑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基本建成建筑产业全产业链,新型建造方式取得突破,绿色建造、智能建造处于全省领先水平;龙头骨干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企业技术水平和建造资质明显提高,建筑企业竞争优势和“东莞建造”品牌优势显著增强;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以政策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目标的技术创新体系逐步完善;建筑产业市场环境不断优化,监管体制机制更加科学完善,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水平全面提升,建筑产业高质量发展,基本实现“千亿产业、现代建造”的目标。
 
(二)主要目标
 
到2025年,东莞市建筑产业发展主要目标如下:
 
1.产业规模
 
建筑业规模和效益大幅提升,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稳步提升,总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建筑业总产值超1500亿元、力争突破2000亿元,平均增速17%~24%。
 
培育总承包特级(综合)资质企业2—3家,新增总承包一级资质企业15家。培育年产值超200亿元级企业1家,100—200亿元级企业3家,50—100亿元级企业5家;超10亿元级的专业承包企业3家,形成龙头骨干企业强、专业企业精、大中小企
协作发展的良好格局。培育以优势骨干企业为核心、上下游产业链条完整的产业集群;培育一批初步具备综合能力的全过程工程咨询企业和工程总承包企业。
 
2.产业升级
 
加快推进以装配式建筑为代表的新型建筑工业化,2025年末全市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5%以上,政府投资建筑工程项目优先采用装配式建造方式。建成10个以上广东省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培育形成具有东莞特色的智能建造新业态。新建民用建筑全面实现按照绿色建筑标准建设。
 
3.科技进步
 
全市建筑业总体技术水平显著提升,基本形成适合市场需求的建筑技术体系。总承包特级(综合)资质企业及年产值超50亿的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建成省级技术中心3-5个,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主编、参编国家或者行业规范、标准1-3部。一级及以上资质企业基本掌握智能建造新技术,建筑信息模型(BIM)和其他信息技术的一体化应用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4.人才队伍
 
培养一批优秀企业家、高素质的技术及管理专家和能工巧匠,培养和引进一批国内知名专家,以及满足工程建设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复合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形成结构合理、素质精良、数量充足的人才队伍。培养优秀企业家、高素质管理专家30名。
 
5.品牌培育
 
打造精品工程,走品牌发展之路,创建自有特色品牌,形成“东莞建造”品牌竞争优势。争创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奖、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6-10项,国家级勘察、设计奖10项;省土木工程詹天佑故乡杯奖40项;省建设工程金匠奖40项;省土木建筑学会科学技术奖50项;省级勘察设计奖30项。
 
6.质量安全
 
坚持质量优先、严守安全底线。质量安全法规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工程建设标准体系进一步健全,工程质量整体水平稳定提升;质量安全监管机制进一步健全,建成质量安全监管智能平台;工程质量通病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建筑工程品质持续提升。
 
完整版内容:
《东莞市建筑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上一篇:YX18-76-836-0.5mm厚彩钢压型板规格及每平方多重   下一篇:YX18-76-836-0.6mm厚压型钢板规格及一平米有多重 上一篇:YX18-76-836-0.5mm厚彩钢压型板规格及每平方多重   下一篇:YX18-76-836-0.6mm厚压型钢板规格及一平米有多重 返回列表